據媒體報道,成都南華路某水果攤電子地秤1斤只有8兩并稱"附近都是這樣賣的",近來,記者在坐落天府一大街南華路路段的一活動水果攤購買西瓜時,一位攤主如是說,并稱相鄰的多個貨攤都是這樣賣的。“我這電子地秤1斤只有8兩,要稱夠也行,價格就要高點。”是不是有點直接?說這話的正是一位開著小貨車售賣西瓜的活動攤販。
爾后,記者幾回前往該路段的多個水果攤購買水果,發現確如上述攤販所言,只是每斤水果的實踐斤數有所不同,差異最高的達到了0.3斤,即每斤的實踐分量僅為7兩。僅單個攤販足電子地秤,但須特別叮嚀。
而對此現象,多部分表明難以監管,仍需消費者自身進步警覺,謹慎消費,最好到正規商家購物。
?
“賤價”招引路人,實踐價格并不廉價。
近來,記者途經天府一街南華路路段時,發現多家開小貨車出售水果的活動攤販,記者挑選了其間一家準備購買西瓜。該攤販標出的西瓜價格為每斤1.5元,與周邊水果店所售的每斤2.5元比較廉價了不少。
為何價格廉價了這么多呢?記者向攤販提出了疑問。攤主直言:“我這電子地秤一斤只要8兩。”并解釋道,“這兒稱出來是一斤,但實踐分量只要8兩。”接著,記者表明是否能夠足斤稱重呢?對方則稱,“能夠,但價格就是2元一斤。”并稱一般滿足電子地秤的價格還要貴一點。攤主還表明,“這邊咱們都是這樣賣的。”
之后,記者挑選了一個十余斤巨細的西瓜,挑選了“8兩電子地秤”,所稱分量為7千克,價錢為21元。
隨后記者找了一家水果店,從頭對西瓜進行了稱重,終究分量為5.45千克,按2元一斤來核算,價錢為21.8元,相差0.8元。
爾后,記者又分幾回來到該路段,在不同攤販前再次購物。一家出售桃子的商家,桃子標價為2.5元每斤,但其表明稱為“7兩電子地秤”,假如稱足分量價錢為3元每斤。該攤販表明,一般不會直言,除非買家提出且特別闡明要足電子地秤,“這時,咱們會告訴他足電子地秤就要3元,但不問就不會說。”
以購買4斤桃子為例,依照“7兩電子地秤”的價格核算,總價為14.2元,而依照3元的足電子地秤來核算,價格為12元。看似廉價的背面,實踐核算下來,價格依然不廉價。
不具工商營業執照難監管 消費者最好到正規商家選購
對此,記者致電高新區消協,反應該情況。消協工作人員回應稱,消協僅調解處理消費膠葛,對象則是消費者和商家之間,這兒的商家需是具有工商營業執照商家,但活動攤販不具備營業執照,無法介入,并建議記者向商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投訴。
隨后,記者又與高新區商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區獲得了聯絡,批注工作緣由后,工作人員同樣表明,因為活動攤販不具備商家運營主體資格,未獲得工商營業執照,相同難以對其進行處理。不過,工作人員表明,因為活動攤販常常在街面占道運營,能夠向城管部分進行反應。
不過當記者與城管部分獲得聯絡時,對方稱相同處理困難。“只能對其占道運營進行勸導處理,但關于產生的消費問題,包含其稱重問題,不在責任范圍內。”
一起,各部分均表明,介于這種情況,仍是需求消費者自身謹慎消費,最好到正規商家購物。
材料來歷:成都商報